常說上山容易,落山難,悠悠行山樂,看似運動量不大,但也有受傷風險。物理治療師表示,秋冬季常有因行山而令膝關節及足踝關節受傷的求診個案,尤其落山與落斜對膝關節的負荷是平路6至7倍,提醒行山前應熱身及做足伸展運動,並每隔30至45分鐘小休一次,若筋鍵及肌肉疼痛,應立即伸展放鬆肌肉及按摩筋腱。
記者:伍雅謙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羅培楷表示,行山需用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,如腹部及背部的腹橫肌和豎脊肌,若行山時間較長,則要依靠臀部的臀大肌及小腿的腓腸肌,上斜及落斜則對下肢肌肉如髂腰肌及四頭肌等要求較高,因上斜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平路的3倍、落斜則是6至7倍,若肌肉力量不足,便會增加關節負擔。
蘋果日報:
即 like 蘋果fb:
iPhone App :
Android App:
記者:伍雅謙
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註冊物理治療師羅培楷表示,行山需用身體不同部位的肌肉,如腹部及背部的腹橫肌和豎脊肌,若行山時間較長,則要依靠臀部的臀大肌及小腿的腓腸肌,上斜及落斜則對下肢肌肉如髂腰肌及四頭肌等要求較高,因上斜時膝關節承受的壓力是平路的3倍、落斜則是6至7倍,若肌肉力量不足,便會增加關節負擔。
蘋果日報:
即 like 蘋果fb:
iPhone App :
Android App:
- Category
- Hiburan - Entertainment
Sign in or sign up to post comments.
Be the first to comment